一、患者危急:臂丛神经断裂多学科快速明确病情
小冬受伤后,左边胳膊出现明显异常:胳膊肘弯不了,前臂内侧、外侧感觉减弱,手腕下垂无法抬起,大拇指不能后伸,小拇指更是完全没感觉。急诊外科 / 创伤中心于玉涛主任第一时间判断:“这是手臂‘神经主干道’—— 臂丛神经断了!” 他解释,臂丛神经是控制手臂活动与感觉的 “电线”,一旦断裂不及时修复,年轻人很可能留下终身畸形(如手指蜷缩成 “爪子样”),再也无法正常生活、工作。
为抢回 “神经修复黄金时间”,团队迅速行动:一方面开展详细体格检查,精准评估上肢感觉、运动障碍范围;另一方面通过影像学检查,明确神经损伤的具体程度与断裂位置,最终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方案。同时,团队协调麻醉科提前介入,通过麻醉彩超定位明确神经走行,为术中精准找断端做好铺垫 —— 后续术中探查结果与麻醉彩超定位完全吻合,为手术精准度打下坚实基础。
二、抢时间!6 小时黄金窗口内,多学科协作完成“精细修复”
考虑到小冬年轻,神经修复 “时间就是功能”,医务部立即统筹协调,形成以急诊外科 / 创伤中心为核心的救治团队:于玉涛主任带领黄宁主治医师、符森锋医师为主刀组,麻醉科全程护航,各环节无缝衔接,最终将手术启动时间压缩至受伤后的 6 小时 “黄金修复窗口” 内。
手术中,团队发现小冬的臂丛神经断裂情况比预想更复杂,但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,结合术前定位,精准找到 3 支断裂的神经断端。随后小心翼翼开展臂丛神经吻合术,最大限度恢复神经连续性,同时妥善处理术中遇到的小血管问题 —— 整个过程就像给 “断了的电线” 精准接好接口,为后续功能恢复筑牢基础。
三、术后康复同步启动县域创伤救治实现 “零突破”
目前,小冬术后恢复状况良好,手臂已逐步有了感觉,能尝试轻微活动。按照治疗计划,医院将为他同步开展早期针灸治疗与专业康复训练,通过 “手术修复 + 康复介入” 的全周期管理,助力其更快找回手臂完整功能。
这台手术的意义远超 “治好一位患者”:臂丛神经损伤治疗本就是创伤外科中极具挑战性的高难度项目,对手术操作精度、多学科协作效率及术后康复管理要求极高。而此次陵水县人民医院首例自主完成的臂丛神经吻合术顺利落地,不仅意味着我县能独立处理这类复杂创伤(老百姓遇到严重神经、创伤问题,不用再急着往外地跑,在家门口就能及时救治),更宣告陵水片区在周围神经损伤 “急诊 — 损伤修复 — 功能重建” 全周期管理上实现 “零” 的突破,充分验证了医院复杂创伤一体化救治链的成熟度。
近年来,陵水县人民医院持续加强创伤中心建设,优化多学科协作机制,不断提升急危重症创伤救治能力。此次首例臂丛神经吻合术的成功,正是医院推进 “创伤一体化救治体系” 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,也为打造区域创伤医疗高地、守护县域百姓生命健康第一线注入了强劲动力!